波蘭斯基的《影子滅殺令》(The Ghost Writer ,2010) 似的是政治驚慄片,說的卻是有關影子們的悲情故事。故事開首就以寥寥幾鏡,勾勒出上一代的Ghost,變成真正的Ghost的命賤。(值得一提,本片原名和原著小說一樣叫做《Ghost》;也許怕誤解,才改成現在的《Ghost Writer》)其後主角順理成章成為他的替補,為大名鼎鼎的前英國首相寫自傳,卻發現疑團一大堆,還順道與前首相夫人眉來眼去。
這位才色兼備的佳人,無論政治智慧或談吐轉數都高出丈夫幾班,卻甘於成為另一位影子,協助丈夫在政壇扶搖直上。大家既是同道中人,她與主角自然特別親近。當燈光熄滅,影子輪廓隱沒在黑暗之中,兩人終於可以忘記自身,融為一體----起碼他們還知道自己是影子。
悲情以外,本片不點名諷刺政治明星同樣一針見血。皮雅斯布士南飾演的前首相角色設計直指貝理雅:同樣長得好看,同樣走在反恐『最前線』,也同樣是美國最佳盟友;但此雅不同彼雅的是,他行事比較魯莽直率(較像白高敦?),也大概真心相信自己幹的一套,因此更被美國加以利用;騙人前不需要先騙自己,簡直站在不敗景地。本片對美國的恐懼和不信任,未必是波蘭斯基創作時的寫照,但這個夢魘倒是在電影埋尾時於他的自身實現了。
波蘭斯基無愧是影壇巨人,他在本片狀態顛峰;用上傳統電影的拍攝手法,分鏡淡定有度,畫面陰霾慘白,加上Alexandre Desplat同樣舊派的配樂從後緊緊逼迫,觀眾在迷離的風景(大海、燈塔、豪雨)下被迫與一知半解的主角同舟共濟,去聽聽不到的話語(某人隔著玻璃窗發怒)、去看看不見的人物(見証事件的某人),去想想不通的謎底。謎底是否真的想不通? 絕不是。只是本片人物心理描寫得好,過程流蜴有戲味,觀眾幾乎不會去想謎底的事,就那樣追隨主角墮進五里霧。(當然,這個謎底,也是愈想愈心慌,尤其想到『何時開始』就更覺悲涼……這部份就不壞看倌雅興了)
雖然帶點高手的慢條斯理,但波蘭斯基在重要場口顯得匠心獨運,這方面的功力已經直迫神級的希治閣。大陸碼頭的連串追逐戲固然是不見血就讓人血脈沸騰,片尾的鏡頭運用更加是高潮佚起大騷卡士。酒會上傳紙仔、馬路邊漂紙雪,除了不落俗套的好看,更與本片半遮半掩的風格神合,彌漫著影子不見得光的宿命感。
波蘭斯基現在或許背著瑞士的湖光山色讀著世界各地對本片的好評,如果《影子滅殺令》是波蘭斯基的收山作,夠格! 這是對本片最好的讚美詞。但在上一代大師已經排隊歸天的今日,如果波蘭斯基從此收山,對不少影迷來說就有如接獲『影迷滅殺令』一樣無助。
只可以說,我對波蘭斯基的祝福,已經在道德、法理與人情之外。
4 則留言:
如無意外,"the ghost writer"好有機會係我今年度既最愛電影之次位,首位就可能係"the white ribbon".
個人覺得今年有股拍驚憟/懸疑/陰謀片熱潮,不赦島,白色恐懼,以至影子滅殺令,不但只三部佳作相互輝映,更加一致表現出金融危機下全球性的不安心態及精神面貌.
你同我口味都幾似~我估"the white ribbon"同"the ghost writer"係我今年最鍾意的幾套戲,不赦島暫時都係我十大。如果你用3套戲寫篇文章應該好有看頭吧^^
將三片拼貼寫成一篇文章,無疑有點吃力,吃力在於三片都涉及政治範疇,要論述,先要解構政治背景和箇中元素.
奇妙的是,"影"寫的是反恐時代,導演有意"去政治化",只寫身後影子的陰謀,淡化了當下人的意識形態(尤見於寫手主角的中立視角).但非常邪門地,介乎上映期間,波蘭斯基祖家的總統"意外"身亡,"影"被無限聯想,成為最政治性話題.
"不赦島"描寫二戰後的冷戰時代,馬田叔貫徹左傾路線,暗筆抨擊美國右派,明筆探究人類精神狀態...至於是否本人的年度十大,尚且觀望下半年的新片,不過即使留得十大,都僅屬尾班車(無疑認為,以馬田叔功力,還可以拍得更好).
"白色恐懼"牌面是上世紀初的宗教氛圍,片中一連串暴力懸案,只是前菜序曲,真正的主菜卻在ending之後,事關那班細路長大之後,就會是另一輪恐怖的納粹狂熱,難怪影片一直沿用黑白影像,彷似要配合"納粹之醞釀"的歷史色調...這就是我驚嘆之處,"白色恐懼"是沒有ending,只會繼往開來(其餘兩片也似是承襲此片而來)!
很精彩!如果下半年d戲可以將不赦島擠出十大係好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