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數手指,我熱愛電影,只有十個年頭。
年資是淺了點,讓人羞愧的卻是寫電影文章居然也有十年,那就像黃毛小子一面還在練習吐納紮馬,一面就急不及待上擂台表演。印象中,我起初是在『百老匯電影討論區』和『香港電影世界‧論壇』班門弄斧,網名應該是Jim(?),後來才敢用回算是真名的Ar Dream,也開始在最特別的電影討論區mslforum出文;直到2002年,我舊女友(現在的老婆)為我建造了一個個人網站 – 發夢工場http://hk.geocities.com/dream_italy/,讓那時異常幼嫩的我發了不少謬論和神經。雖然現在重讀起來會臉紅耳熱,但生澀的文字背後看得見我的成長。那時的文章很厚顏也很坦率,什麼『電影夢』之類也敢掛在口邊,讓我又愛又恨。(現在就算偶然看到有錯字也不會再修改那些舊文了,就當是向年少無知的我致敬吧。)
2003年我又開了另一個新聞台漏網之文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azydream/?Page=0,開始每年嚴選十優電影;也有出些『玩o野』的文章。2004年我為收費電視台播映的電影預告節目寫Tag,把自己對電影的看法都硬加入去,甚至弄得某些同事不滿;在部落格大熱時,後知後覺的我要等到2006年除夕才於雅虎開首個部落格發夢工場http://hk.myblog.yahoo.com/dream-movie,特色是非常獨家村,明明常偷看別人部落格卻連一個訂閱都沒有,幾乎等同無禮;2007年我因應新公司要求,短暫在網絡上載過我主持的電影評論短片,後來我卻被這間所謂多媒體公司拖糧,間接讓我決心轉行……
2009年的今天,我選擇開這個部落格,算是我第五個網上平台。今次我會著眼發掘在網絡出文的樂趣,重點之一就是加強與其他網友的互動與交流。因此,本部落格的健康與你們息息相關,請大家盡點綿力!
現在先簡介一下本部落格的環節:
凝鏡 – 個別電影的感想/評論,只限我想牢牢記著的電影,無論因愛為恨
特寫 – 就個別電影題目大寫特寫,包括比較、總結、排名或獎項
曝光 – 分享出爐電影預告、劇照、消息...
拼湊 - 一切雜談,電影電視電玩網絡動漫時事足球本部落格……
柔焦 - 只談明星。文字只是點綴,相片才是主角
紀錄 – 我的生活
實驗 – 我的創作
閃回 – 影評人評一套戲總愛拉三套戲落水,實情這是一場腦袋的遊戲。我乾脆抽出來,名正言順借題發揮,順便逼迫腦袋不要忘記好風光。
仰視 – 好電影是繁星,如何以無涯隨有涯? 帶著無限景仰,每月十五,我會開出下個月的私人影展題目,看夠再分享。也歡迎大家給我餐單。
後話
其實看了這麼多年的網上影評,眼見不少本地的網上影評人已經兼具穩定的水準與強烈的個人特色;武斷地說,老一輩的專業影評人強項是文筆、電影理論與通識;年輕的網上影評人強項是對影像的敏感、創意與親切感。兩個『強』不見得一樣,但反正兩種影評人都有存在價值。有志的網上影評人可以衝出互聯網,亦可以嘗試發揮網絡優勢;他日團結起來,化學作用不只是『香港國際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還有很多可能性:是定期的網上研討? 是年度的聯合獎項? 或乾脆組成XX聯盟/協會/網站? 各位同道中人又有什麼想法?
(本文在2010年4月23日曾修改環節部份)
阿黛爾與阿黛爾
11 年前
11 則留言:
我無你分得咁仔細. 諗到點就點寫, 真係自說自話.
Blogspot功能十分易用, 相當你短期內定能得心應手.
因為分類過程都幾好玩,如果你叫做自說自話我呢d根本就係自娛
小弟都率先黎到灌下水,亦都期待呢個新地方黎緊有更多好文章參考下啦.
當然我對DREAM兄既影評一向都有信心既.
哈哈,才剛發現你的欄目盡是電影名字,挺有心思的。
那「站台」你喜歡不?
歡迎光臨14kgangster,以後多黎上來傾電影經
野毛,我覺得站台應該名留青史,我好鍾意
漏左報上名來,我係以前PCHOME新聞台既毅人.
「站台」我第一回看時仍是觀影的蒙昧時期,覺得挺悶,隔了好一回再看賈的其他作品,卻幾近部部愛上;直至上個月才好好再重看「站台」……真不用說太多了Jonathan Rosenbaum所言,那是最偉大的華語片。
打少了字,應是「我認同Jonathan Rosenbaum所言」。
呢個場唔錯,有時間我都要拜多些先得。
恭喜你開blog, 請繼續努力寫噢~
幾位都是老朋友了,以後多些傾電影經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