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27, 2010

彭浩翔的八部半

前言

八部半是事實的陳述:包括短片《暑期作業》(1999)在內,《維多利亞壹號》已是彭浩翔的第八部半執導作品;考慮到他在本世紀才開始執導長片,在短短數年於淡市能夠拍出自己的八部半,今年更起孖推出兩套作品,可以看出此子確有過人本事。





正題

八部半如何催生《八部半》,很多人也聽過。我想『八部半效應』多少存在於電影導演之中:它可以是審視從前的響鬧裝置,可以是創作路途的樽頸位置,也可以是超越自己的華麗佈置;無論如何,《維》片這套八部半必然是自覺炮製的里程碑。我敢說《維》片甚至是彭導迄今為止拍得最認真,亦顯得最認真的作品。撇下彭導與何超儀爭奪剪接權的花邊新聞,只拿《維》片對比彭導過往作品,你會發現《維》片流露的黑色幽默竟然有所收歛,即使它其實是沖淡血腥味的絕佳調味。不難想像,觀眾看《維》片時會像在家中吃魚生發現不夠Wasabi一樣腥口。

要數彭導在《維》片最認真的經營莫過於它提供時空的補遺。《維》片的殺人事件本來是極其狀觀的一鋪清袋格,全部過程只發生在一個晚上。電影第一場戲明明是殺戮之夜的啟動禮,王青的自絕明明比他在《凶榜》(余允抗,1981)的啃狗骨更勝一籌,彭導卻煞風景地在觀眾血脈沸騰時插進何超儀的過去----而且這種插敘手法更貫徹《維》片,多次硬生生打斷觀眾的觀影節奏。

可是,從插敘手法產生的距離感無助經營《維》片站不住腳的偽信息,本身亦無助於《維》片製作上的配套。當我看到何超儀放棄讀大學那場簡單戲也要打上1999年的時刻……我真是深深覺得彭導今次是過於認真了。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只有一場戲的盧海鵬身上。為了多一種觀點,多一點時代意義,沒化老妝的盧海鵬慘成徐少強的父親;也許,暴力電影愈痛快,觀眾愈不會見怪;痛而不快,礙眼的就是整古作怪。

無疑,即使主角是殺人魔,電影創作人也需要完成『觀眾認同』這個指定步驟(否則也要將策劃殺人藝術展的道德難題推到鬼神身上,一如《猛鬼街》系列或《死神來了》系列)。《維》片的問題是:它千方百計提供讓人認同的殺人理由,最後卻變成兇手死不足惜的理由。 可用作對照的是近年荷里活兩位好不威風的女殺手,一位是《美麗女狼》(Patty Jenkins ,2003)的查理絲花朗,一位是《標殺令》(Quentin Tarantino,2003)的奧瑪花曼。無論作品吹寫實風抑或漫畫風,不約而同是她們背後都有段令人同情的過去和散見於殺戮時刻的惻隱。《維》片的何超儀兩方面都不足夠,特別是前者。

多希望《維》片不是有心靠攏八十後的作品! 香港的八十後高呼置不到業,當然不是指買不到看海的貴價單位;何超儀在片中的不自量力與眼高手低,比她所犯下的罪行更讓人搖頭。這種人買不到樓絕對是抵死的! 這不單是牽連道德問題,如斯的殺人理由,簡單來說就是冇品味。電影觀眾隨時有與惡魔同行的心理準備,卻未必甘心與這麼遜的傢伙同流合污;相反,如果《志明與春嬌》是講志明與春嬌殘殺禁煙辦,這種擺脫『似是而非』的全然歪理或許更能引發觀眾的認同吧!



後話

《維》片的起首是『一個瘋狂的城市,想要生存,便要比它更瘋狂』,立刻讓人想起《烈日當空》(麥曦茵,2008)的『以無聊抵抗無聊』。它們的遠親可能也包括《歲月神偷》(羅啟銳,2009)的『難字半邊佳』和『最緊要補住個頂』......我真搞不懂香港的電影創作人為何近來那麼喜歡拋些格言式口號。在這個自我跟隨自拍,也跟隨Facebook、Youtube、部落格、超級巨星等文化被無限放大的年代,無論是五六十後抑或八九十後,根本不需要有這麼多代言人。

5 則留言:

Agnes Tse 說...

張poster令我覺得"Shortbus"加"美麗有罪". 希望我攪錯.

gar~* 說...

"觀眾認同" 有這樣的必要性嗎? 我同意那些回憶片段並不足以合理化一夜虐殺, 但這些背景資料可以視作主角如何形成 "必須購買那面海單位" 的非理性執迷, 而不是 "因為社會虧待我, 所以我便大開殺戒" 的原因~ 主角殺人的終極目標是利己的, 她展示了自私自利的討厭一面, 但一部電影不一定要讓觀眾愛上主角, 認同她的想法吧?

"一個瘋狂的城市,想要生存,便要比它更瘋狂" 這口號甚至只是個藉口, 把殺人的責任推給 "瘋狂的城市", 掩飾主角損人利己的行為~

Ar Dream 說...

re Agnes:
參考西片已經算好,港片互相參考也是常有,參考者手上的可能已經是第三、四手樣版了

re gar~*
我想電影世界沒什麼『必要性』,要觀眾認同兇手,《螢光血影》就沒有,《大象》大概也沒有。不過指定動作在商業片有時真是少不免。《維》片也肯定有被"觀眾認同" 這規則綑綁。

先當《維》片沒有想過將何超儀的殺人.壓價.買海景單位這理由作絲毫合理化或人性化(我不認同,但也許是看法問題)來討論:

如果《維》片由何超儀搏命工作只想買看海單位(即出現非理性執迷)開始,又或是由殺人夜開始(利己的宣示),《維》片或許沒有想過賺取觀眾認同;但《維》片按故事順序排列卻是由何超儀小時候開始,再以感傷的氛圍拍她的過去,我認為那就是搏取認同的魔術。它不寄望觀眾認同她的殺人想法,卻希望他們認同產生這種想法的背景,再將矛頭直指地產商;同理,我覺得《維》片不需要觀眾愛何超儀,卻要觀眾可憐何超儀,否則劇情就不會包括童年玩伴失蹤,鮑起靜去世燒樓,徐少強事件等彭導作品罕見的傷感劇情...

gar~* 說...

容我整理一下~ 其實你我都同意, 電影描寫 鄭麗嫦 童年種種慘況, 並不足以把之後的虐殺合理化~ 我倆的分歧在於, 你認為這正是電影一大敗筆; 但我認為, 這點不足並不重要, 反正相信沒甚麼原因可以令一幕幕刻意噁心的虐殺變得合理 (若視此片為splatter類型片便更加不用深究理由)~

我看 "維" 最恐怖之處, 其實是目睹 鄭 從童年時 "我要買海景單位同屋企人住" 的單純願望, 慢慢變質成 "我要做業主" 的執念, 升呢成為一直欺壓她那個階層的人, 而不惜在過程中對父親見死不救和殘殺無辜的居民~ "美麗女狼" 和 "標殺令" 的背景故事為主角注入一點人性, 但 "維" 的背景故事卻反而更顯主角的墮落和邪惡~ 童年故事或是要博取同情, 但假如觀眾看到最後仍然可憐 鄭 這角色, 我實在有點驚訝~

我不太認同你說電影把「將矛頭直指地產商」, 因為 鄭 沒有傷害過地產商, 也沒有挑戰過地產商定下的市場遊戲規則, 她不過用盡方法想要得到一張玩這遊戲的入場券~ 若說是地產商逼瘋了 她, 那麼她的回應卻不是向地產商報復, 而是傷害無辜的人來讓自己擠身這遊戲, 這是多麼可悲啊~

Ar Dream 說...

所以我覺得關鍵就係認唔認為電影矛頭直指地產商呀。我由《維》片片頭show統計資料已開始咁樣諗,直到看畢全片都冇改觀,咁自不然覺得彭導一直想觀眾可憐既係加害者亦係被害者o既何超(出黎效果係另一回事)。就好比癲佬斬人,好多時會聯想到社會的錯,對有關人等的同情亦油然而生。何超可能唔係癲婆,但殺人壓價入貨就係癲想法,而癲想法的產生係我地見證住的,係萌芽於一個畸形社會的;而佢濫殺無辜爭到遊戲入場劵而所有地產商最後仍然置身事外(最多係金錢上大出血),自然只讓人對地產商,及地產商玩X哂的香港咬牙切齒;聯想到香港,我亦自然覺得《維》的野心大於一般賣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