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20, 2009

影話‧2009之秋(中)


胡士托風波 Taking Woodstock (李安,2009)

年少時,有幾年的大除夕都在擁擠得不透風的人潮內渡過。尖東、時代、蘭桂芳都倒數遍,可惜,那些片段早已在我有限的記憶體內被強行格式化,餘下空空的資料夾與檔名讓我記得事情有發生過。

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某年除夕因為酒醉遲了出外,最終與幾位朋友堵在步往蘭桂芳的天橋上,有點不體面地渡過;似近還遠的喧鬧,酒酣耳熱的氣息,曚曨混濁的視野,現在還歷歷在目。舊的一年彈指間溜走,新的一年如海嘯撲面,回顧與展望在腦中錯亂走位;來不及感傷,趕不上興奮,只有一種身處其中又置身事外的疏離,還隱隱嗅到一種不祥的預感(印象中那一年最後也過得不太豐盛)。

這讓我聯想到李安的《胡士托風波》,它根本就不是拍人潮,是拍人潮之外。過去幾十年沒有太多講胡士托又像樣的電影作品(最少在數量上是遠追不上胡士托音樂會對當代美國人的重要性)。這的確是讓人對李安這套新作能夠補充這個空白加倍期待。期望變成失望,失望變成失禮,於是出現了一堆對《胡》的胡亂攻擊。最可悲是連本地影評人都說李安以華人身份嘗試拍胡士托是不自量力。(大意) 也不想想《胡》的男主角無論背景性格經歷都與那一代美國青年如隔重山,否則電影也不會對他出櫃與嗑藥兩場拍得如此煞有介事。這位外人最後亦只能隔著那重山隱約見證胡士托的結束,人生在某程度卻正式開始,只是我們都看不到……電影觀眾被迫提早下車自然會有怒氣,倒要想想這個結局與主角的設定何其搭配,與李安的外人身份何其呼應。

九品芝麻官 (王晶,1994)

仲笑得出。

相比笑料,我更喜歡這片有種Adventure的感覺。雖然說兩集《西遊記》(1995)或《鹿鼎記》(1992)都有這類元素,但《九》畢竟是個原著劇本。當中尤其以周星馳藏身妓院最刺激好看,雖然將貧嘴與不爛舌劃上等號的確很亂來。

表兄弟 The Cousins (Claude Chabrol,1959)

我在多年前看《斷了氣》(Breathless,1960)和《四百擊》(The 400 Blows,1959)(兩次)的時候,在完場數秒後腦中其實浮起過『不外如是』四隻大字。(當然,就像少女呵在車窗的暗戀對象名字般,往往還未見光已被擦掉)。為了抵抗與主流口味大違背的不安,我拚命找尋談論兩片的電影評論,加上往後看戲數目上昇,終於從技術層面上認識了《斷》的不流暢(剪接)和《四》的好流暢(鏡頭推移、長鏡運用);也從電影史學角度上認識了《斷》的玩顛覆和《四》的無拘束。但感情上,兩片仍然不是我的喜愛的茶(或許又等待重看機會,但天曉得是何時?)。
不過,我對同樣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開山劈石之作,查布洛的《表兄弟》總算是愛不釋手。

《表兄弟》既有巴黎撲鼻的文化氣息、有現代男女的愛慾纏綿、又有希治閣式的懸念(明顯放下槍擊事件的伏線),可說在城市、人物與事件間左中右逢緣;而且查布洛的拍攝手法孄熟有致,語不驚人卻動人,與佈局緊密的劇本互相輝映,像極老手作品;再配合幾位年青演員的熱情與魅力,成就了這一套大作。電影成功用表兄一角呈現當代青年的生活面貌:具魅力的、個人的、自由的、富侵略性的、危險的,最後表兄弟變做襟兄弟,讀書人變成唔服輸人。結局是敲門聲不是槍聲,意味就更加深遠。

一代奸雄 All the King's Men (Robert Rossen,1949)

《一代奸雄》是1949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一套人馬疊疊戲味濃郁的政治片。說是政治片,它又比較另類,比較灰色,雖然主角Willie Stark的原型是取材自真實存在的議員Huey Long,但電影跳出個別事件的框框,著眼的更多是政治的本質,而且劇本憑藉不同角色的政治取向與轉舵提供多重辯證,是引人思考政治的入門作。

姑且當這位奸雄Willie Stark真是奸角看待,他的『成魔』之路也相當曲折與複雜。由於電影觀點由記者Jack Burden出發,Willie Stark如何由不畏強權的基層參選人變成憑藉不法勾當上位的人氣政客,過程不是由觀眾直擊;餘下的想像空間立刻引申成問號:政治是否醜陋? 政治應否妥協? 諷刺是Willie Stark背後雖然盡做些不見得光的事情,但最少用自身權力改善社會的願景一直沒變。

沒辦法不提的當然是2006年那套新版本All the King's Men,拖出卡士堪稱是全年之最的Sean Penn、 Jude Law、Anthony Hopkins、Kate Winslet、Mark Ruffalo、Patricia Clarkson、Jackie Earle Haley,在評論與票房上大敗而回,為什麼? 電影我沒有看過,但它的失敗是否在於傳媒強勢的今日,『政治是醜陋』這個題目已不消再辯論?

D9異形禁區 District 9 (Neill Blomkamp,2009)

《D9》總算在異形片窠臼中鑽出點新意。

它的頭半部份很異相也很過癮,假紀錄片拍法加上異型擬人化,變成談種族談歧視的另類作品。其實異形片個遠房親戚喪屍片早已在『歧視』課題中交過成績,也曾有過『喪屍禁區』出現。只是喪屍畢竟算是先人,在道德層面上要作更人性化處理是這類片的大勢所趨。異形片則從來沒有這種包袱。

本片的故事發生在南非(導演也是南非人)讓電影主題出師有名,加上核核突突的重口味直追監製彼德積遜的早期作品,令創意、娛樂性和言志鐵三角緊密配合;後半部比較荷里活,猶幸動作場面的處理還是相當流暢,加上印象難忘的結局狂搶分,難怪本片至今仍然以『異』軍的身份在各大頒獎禮爭獎。

心跳500天 (500) Days of Summer (Marc Webb,2009)

要拍套年輕的愛情電影,不是湊幾個年輕演員就能夠成事。這點全世界都要向日本學習,他們拍十來歲主角談情說愛的功架絕對是世界第一(日本娛樂圈充斥年輕演員是雞也是蛋),撇除大和民族的死亡情意結不提,最好看的還是那些由短裙與水手服所遮掩,載滿理想、熱誠的心,讓這些電影總帶點勵志。

荷里活因為種種原因甚少讓90後談情,但這套由80後做主角的作品似乎也打o岩勵志牌,在變幻不定的男女角力外最好看其實是主角對理想的猛然驚醒,結局安排男主角求職時巧遇美女,新歡有望同時亦是新工有望,愛情與理想最後並駕齊驅。

《心跳500天》的另一特色是它的敘事方法。既然是打亂時序的電影,熱情冷卻的對比自然是主菜,這點《心》也沒有讓人失望。逛傢具店的今非昔比就最寫實、對女友五官描述的昨是今非就最抵死。

至於500天也是第1天這個點子,相信很多觀眾會想起本地年輕愛情片《十二夜》(2000)。不過,對現代男歡女愛更應棍的嘲諷,會否是未數到12夜輪不到500天,我們就先看到那個『1』字!

總之得就得 Whatever Works (Woody Allen,2009)

某程度上,這是一套反活地阿倫片。活地在過往作品都愛批判自己(有時甚至是提早批判,像《丈夫、太太與情人》,1992),一方面為自己貴為知識份子而自傲,一方面也毫不吝嗇這份自傲所造成的窘境。來到《總》片,那個知識份子已經進階成為曠世奇才、甚至主角對著鏡頭自說自話這項獨門招數也『昇呢』成自言自語後竟然肯定鏡頭對面有我們這班八掛觀眾看著。如果說活地阿倫以往的作品都拍自己,這次他就是拍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東西。所以縱然Boris Yellnikoff一角會是活地阿倫近年最好發揮的一個角色,他也不敢演出來! (這個劇本寫在70年代,所以不存在角色年紀不適合活地阿倫這因素)

不得不配服這個劇本的奇情:美貌少女硬闖宿一宵,誇張度都不及平凡保守的中女離婚後成為偉大藝術家,再闖入Scarlett Johansson和Penélope Cruz才敢去的C9禁區3p樂園。壓軸戲是怒漢第二次自殺擲中神婆,大難不死結良緣,所有新歡舊愛新仇舊恨都變成愛他愛的人愛他的人,還肯定了人間有情。所有劇情總之得就得,荒天下之大謬背後幾乎講盡中年危機信仰枷鎖生命價值還有藝術與性性與愛愛與婚姻等等等等……你說它打橫來,我說沒有幾套戲的劇情如何裝得下幾套戲的命題? 偏偏這位七十有四的老友記有本事將一切濃縮成一套92分鐘的電影作品。佢話總之得就得?我話得就得佢得!

風聲 (陳國富、高群書,2009)

(內有少許結局)


沒看過原著,但這套電影版活用推理小說的隔絕與誰是凶手的謎團,造成很強的懸念。導演陳國富和高群書很可能是推理小說迷,在鏡頭運用上為這個懸念煽風點火 --- 雖然『謎』在本片的重要性其實沒那麼大。

托賴的是本片的佈局並不差,沒有呻笨的餘地。而本片作為群戲,也算是角色鮮明演員有勁。李冰冰王志文甚至黃曉明演得都好,不過張涵予和周迅才是戲眼所在。雖然我在十月時沒有看那套由幾十位紅星主演的國慶電影,但看《風聲》也算是感受過建國大業了。


(同是十月份看的《淚王子》另文再寫)

星期一, 12月 07, 2009

影話‧2009之秋(上)


前言

說來慚愧,我又休息了三個月,沒特別原因。

開張的頭半年,本站基本上處於半關狀態,更可笑的是我還設計了林林總總的環節名稱(當然,改名本身已經是我的目的);雖然本站基本上未正式進行宣傳,但我更要為這半年特意過來想歇歇卻撲過空的客人政歉。

喜不喜歡都好,部落格這種東西的構成,多少是建基於網主隨時可以『唔撈』的自由;而且他們一旦潛起水來,狀況比人間蒸發還要不堪。這當然不公平呀! 我自己也曾經身受其害,阿sue的『影之女 玉屏Blog』,阿Mac的『老人痴影症』,就是讓我望穿秋水等待更新/重開的網站。那可不是什麼悄皮話,阿sue,你數月前曾經在部落格表示快將有新文章,對吧? 阿Mac,你上年年尾(保羅紐曼去世後)曾說網站重開指日可待吧? (兩位如見本文,請聯絡一下我吧~~)

短期內我會集中火力在本站,一來我在雅虎那個部落格已經慘成遊人隨意嬉戲踐踏的荒廢庭園,圍牆上還要滿是塗鴉淫句廣告(我最新的一篇文章有308個留言,應該比我以往文章的留言總和還要多);二來是和我最有感情的主網站已跟隨GeoCities大軍被刪除,地球村的神話尚且不再,讓我又愛又恨的『自選影榜』與『不日日記』自然也保不住…

這篇文章會提及2009秋天所看的廿四套電影,基本上類近九至十一月的月吟(舊部落格環節),但更簡陋,請見諒。

泥之河 (小栗康平,1981)

讓人低迴不已的佳作。說它含蓄未必準確,因為三位童星的率真坦蕩是作品精髓賣點,最低調的反而是本片的側筆,戰後的日本境況。導演既沒有讓我們看真意外送命的車夫,也沒有告訴我們墮海漁夫是否自殺,觀眾假天真得有如片中未經歷戰爭禮的小孩般懵懂,但是死亡的氣味在片尾已悄悄薰染泥之河的四周,使本片有獨特的時代意義,不止於個人作品。

求戀家庭 Spanglish (James L. Brooks,2004)

James L. Brooks的作品總讓人覺得在看電視劇集。不是他的導技單調或製作簡陋,只是劇情很多,戲劇衝突總是連綿不絕。就算是享負盛名的《常在我心間》 (Terms of Endearment,1983) 或《貓屎先生》( As Good as It Gets,1997)一樣有這種觀賞的疲累感。

但這種特色也讓James L. Brooks作品中的人物沒有大部份荷里活電影人物般,予人『為解決困難
』而生的感覺。因此,James L. Brooks的人物較有血肉,與觀眾也特別親近(當然,那也多得他的功力,不是任何電視編劇也可以有此效果),電影有餘未盡的假象也特別強烈。說是假像,因為他與李安這類擅於在結局經營的餘韻的導演實在有所不同,說穿了那是種要追看角色往後發展的意欲,這也解釋了為何連主角都死去的《常在我心間》會有The Evening Star(1996)這套續集; James L. Brooks曾經讓十位演員提名奧斯卡,四位得獎,而他迄今為止卻只有五套電影作品! 他對角色的獨特經營自然是功不可沒。

扯得很遠,《求戀家庭》也是劇情很多的作品,多到作品焦點有些不清,不是什麼佳作;演員表現卻毫不失禮,Adam Sandler演繹神經質的(表面)好男人已是駕輕就熟,Paz Vega演廿四考母親更是讓人驚喜,教人怎相信她就是那個惹火的露茜亞!

意外 (鄭保瑞,2009)

我以往大概只看過鄭保瑞幾套作品,但我相信杜琪峰的話,《意外》是他拍得最好的一套。

某些評論界愛將他們眼中的風格化/怪雞導演邊緣化,當他完成一套題材與拍攝手法較為平易近人的作品時,即使水準平庸風格流失,這班影評人都會為他歌功頌德以示嘉許,就像為他們弄一個改邪歸正的派對一樣;他們有時連『收薑』與『收火』,『回塘』與『回歸』也分辨不到。像鄭的好友葉偉信的作品《葉問》,雖然說不上是『回塘』,但亦理應教葉迷失望(是葉導迷,不是葉問迷),卻成了金像獎最佳電影。

相比葉偉信背靠黃百鳴,投身銀河映像的鄭保瑞的熟自然更多從技術角度出發,而不是市場學上的熟。《意外》由意外殺人這有趣點子牽引,人工意外拍得詭異邪氣,又有奇異的淒美感,尤其雨中電車一場更是個人特色與流暢敘事的完美結合(那些雨與杜導的《文雀》呼應);後半段拍心理恐懼,甚至有波蘭斯基的影子,連古天樂也擺出儼如演技派般的架勢,更加是意外中的意外!


波兒出城之妖壇教祖三點畢露搞硬美國佬 Brüno (Larry Charles,2009)

還記得看《波叔出城》時(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2006)我差點笑到趴響度。波叔好玩,是由於它的仿真,還有它仿如扯開世人假面具的幻覺;但是波兒假到唔假,如果純粹聽一個大話西遊的『故事』,我就不會選擇一個如此乞人憎的主角。

橡皮擦頭 Eraserhead (David Lynch,1977)

我很少有自覺看不明白的電影。這不完全反映我對電影的理解能力比一般高,只是有時我傾向用自己一套來解釋電影,即使有人覺得那是過度詮釋。我深信電影是有生命的,它不是導演一句半句可以做代表的。假設我出席某套作品座談會時,有個導演兜口兜面否定我對他作品的某種解讀,我覺得不絕對代表我是錯的。首先,導演未必都誠實(相反,太誠實的都很難做導演)。過往導演因為政治原因否定作品內的某些隱喻也是常有的事;而且,電影作品也不盡是導演一個人的思想結晶,編劇演員攝影配樂美指剪接也可以賦與作品新意思,那未必是導演能夠掌握透的。

《橡皮擦頭》我就看不明白了。也許出於好勝,我總覺得它或多或少在耍觀眾,未必有什麼『含義』在內,不過我仍然欣賞它。因為它用很廉價的配套製造很不安扭曲的氣氛,電影看不太明白,當下的情緒還是給懾住,過後對幾個場面(怪胎吃飯、胖婦唱歌等)印象難忘。

後來我知道大衛連治在2000年就本作曾說過一句:no one has come close to the film's true meaning

就當是真,他應該開心嗎?

淚灑相思地 A Place for Lovers (Vittorio De Sica,1968)

看迪西嘉的事業旅程是件異常有趣的事情。他早年已成名,是如假包換的寫實主義老祖宗,1948年推出的《單車竊賊》是大部人心目中最佳的迪西嘉作品。50年代中期,意大利問始不再吹寫實風,費里尼維斯康堤走出流派的羈絆,以個人身份在影史上留名(安東尼奧尼大概不曾是寫實主義的一份子吧),反而迪西嘉在歐洲的聲望逐漸下降;也不知道是聲望影響風格,還是風格影響聲望,迪西嘉後來拍攝的作品,無論在歐洲還是荷里活拍攝,均相當商業,風格盡失。他在《大盜九尾狐》(After the Fox,1966)一片中就諷刺當代影壇盲目推祟藝術片(當中有個gag位矛頭更直指安東尼奧尼);但在1968年拍攝的《淚灑相思地》卻又有點安東尼奧尼,畫面的講究固然是,主角也是搬出一堆靚衫與煩惱的金髮女子,中段還有一場安東尼奧尼式,盡顯中產階級言不及義的聚會。電影也欠缺情節,(企圖)著重心理描寫,奈何對白空洞,演出無靈,成套電影姿姿整整作作狀狀,無怪乎評價甚低。也看過兩年後他拍攝的作品《向日葵》(Sunflower,1970),他重現了自己耍家的煽情與戲劇化,縱然不能討好評論界,最少也絕不難看。

P.S.當大家都以為迪西嘉英雄遲暮,往後只能當個稱職的商業片導演時,他又以《費尼茲花園》(The Garden of the Finzi-Continis,1970)重振聲威,迪西嘉絕對是起落最大的歐洲大導!

死神來了4 Final Destination 4 (David R. Ellis)

死神來了系列就像所謂的萬能key一樣(網上術語),創作人不斷將『死人樣』貼在不同風景中,就當成了雲遊四海。這種公式拍法長拍長有。曾幾何時,我以為準殺人犯一角是想炮製兩個死神,實行以人充當的死神影響真正死神的殺人路線圖。可惜,原來是我美化了劇本。縱然編劇們有一萬個理由會想到這種變奏,他就是不會採用,寧願將心力都花在3D版本,讓這個系列終於成為賤賣死亡的搏覽會。

尋找快樂窩 Away We Go (Sam Mendes,2009)

當我們嫉妒森文迪斯的同時,也試試欣賞這位天之驕子的努力。黑色喜劇經典《美麗有罪》以後,森文迪斯沒有一次重覆過自己。《末路驕陽》(Road to Perdition,2002)是懷舊優雅的犯罪片,《平頭日記》(Jarhead,2005)是明快醒目的戰爭諷刺片,《浮生路》(Revolutionary Road,2008)是深刻成熟的嚴肅戲劇,《尋找快樂窩》則是套溫馨有趣的公路電影。《尋》最好看是它的新世紀怪人二十面相,還有個擺脫陰霾迎向(兩段)新生的愉悅結局,那裡是快樂窩也是安樂窩。

星期日, 8月 30, 2009

強說愁

建立這個部落格後沉寂了近個半月,全因混亂的思緒阻礙我寫電影。這兩個月仍看了十六套電影,始終寫電影不同於看電影,我寫電影是有心情才能辦到的。看電影於我卻仍然是逃避現實的絕佳方法,所以你要我只匿在藝術中心觀看電影根本也辦不到。現在我仍然樂於帶著鑑賞/代入兩種觀影前題入戲院(雖然不排除偶有調整),兩者自然是帶有衝突的。如果沒有哈利波特帶我騰雲駕霧、沒有大犯罪家代我憤世嫉俗、沒有沖天救兵讓我樂天知命,我想我吃不消一套英瑪褒曼。這也是我的人生觀。

七月,我在新工作待了超過一年,這讓我不得不好好審視身處的工作地方甚至整個行業,然後作出各種批判(未必都是宣之於口啦),過去的我根本捱不到這麼久的時間早就會開始進行各種挑戰,我也曾因此而失去很多東西,完全知道惡果帶來的苦澀,但那畢竟就是我呀!

重返這個行業時曾提醒自己兩樣東西:不要被人事纏繞,不要讓人情牽絆。單看這兩個月,明顯我都辦不到。前者不提也罷,倒是後者,居然左右我不少決定。其中一個決定是(終於)開了facebook,找舊朋友是目的之一,最重要是它讓我日後離開別人生活時沒法那麼乾脆。

p.s.七月、八月看的電影,我將會放在舊部落格的月吟環節中,歡迎觀看。

星期三, 7月 15, 2009

《再生號》的世界


《再生號》有不少缺點,最礙眼莫過於導技的平庸。韋家輝在電影頭半部沒有以同一個鏡頭貫穿兩組世界,甚至小狗抓著劉青雲然後變成小孩子這類可以很好看的場面居然也沒有用上連續鏡頭,這種過於倚賴剪接的手法雖然有助劇本的清晰,但無助觀賞性和流暢度;而且倚賴剪接不等於擅用剪接,電影極少用到平行剪接表達兩個世界兩位主角的對照,就扼殺了不少趣味。另外,配樂的運用未能突出高潮戲,影像與美術的經營也未能成功分開戲中不同世界(與及它們其後的撈埋),這些地方當然可以批評。

不過說到要批評劇本,我想觀眾必須先搞清楚自己是否看得明白。請留意韋家輝故意在結尾畫出腸,以防有人感到電影故作深奧。觀眾在散場時大徹大悟不代表他們在觀賞過程中未試過被再生號放甩。觀眾如果知道是虛實交錯,卻不知道『虛』中包括小說、鬼魂、夢境等載體,自然在觀賞過程中難以眉飛色舞,在打開天窗時才事後孔明留下的評語自然也不會好得到那裡,那是對劇本的不公道。

我不是說自己就看得非常明白,以下是我領略的《再生號》世界觀,大家不妨指教一下。

第一個世界A

電影中的現實世界,也是片尾最後出現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女主角的爸爸在十年前死亡,女主角為了替母親療傷開始寫小說創造另一個世界(即下文的第二個世界)。這本小說最後成功為女主角的母親療傷,可是,女主角媽媽和弟弟其後卻意外身亡,致使女主角將自己也寫入第二個世界期望用這小說為自己療傷。

這個世界是主宰其餘世界的現實世界,雖然命運操控這個世界,但女主角還有一定的自由意志,所以女主角最後選擇走回天台,面對生存。由於是現實,女主角在最後只是帶著三分樂觀七分悲觀,期望自己能夠一天一天走出死亡的陰霾。


第一個世界B

即是片初女主角在天台泵泵轉欲跳樓的世界,在臨近片尾時再出現,相當接近現實。由於先入為主,可能讓觀眾以為這才是現實世界(當然,片初伴隨天台泵泵轉的旁白可其實以是來自第一個世界A)。在這個世界中,命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女主角最終將自己交託讓她又愛又恨的命運中,以戲劇化的天台泵泵轉決定了自己的死亡(這種戲劇化可以對照較為現實的第一個世界A)。這個世界的治療作用是讓女主角借機控訴命運,並彌補女主角在現實中拿不出的求死勇氣。

第一個世界C

簡單地說,第一個世界C只在臨近完場的一場戲中出現,夾在兩場跳樓戲之間(分別來自第二個世界及第一個世界B)。這個世界是最不血腥的樂觀世界,女主角把自己寫進第二個世界後成功治療自己傷痕,並且承諾好好活下去。由於這個道德教誨相當虛假,可見其本身是一篇典型的(後設)小說。不過,在這個世界最吊詭的是,它是始於女主角是在空屋睡醒,而不是靠在電腦螢幕旁開始。這似乎暗示了第二個世界的古靈精怪除了來自想像,也可以來自夢境,更多了一種趣味。當中對現實世界的治療自然是灌輸自己『透過小說可以治療自己』的訊息。這個世界對照了世界B的殘酷和Bad Ending,也對照了世界A的非戲劇化與Open Ending。

關於第一個世界(ABC)

可能是為了突出創作自療主題,可能是不想太過黑色過不到內地電檢,也可能是害怕觀眾柴台或看不明,電影結局以『我在小說中選擇死亡,但在現實中選擇生存』作結,推翻了ABC三個世界是平行時空的可能性、否定了B是想像C才是小說的區分(和當中對創作的探討),更將鬼魂之說、夢境都都只擠壓到第二個世界中,大大減低電影的複雜/可玩。既然B和C都是小說世界,ABC世界只可能是A包著B,B包著C的三重世界,(即是C是B的創作,B是A的創作),又或是B和C皆是A創作的兩個結局/兩篇小說。無論如何,B和C都是仿現實世界,主人翁同樣是女主角,ABC世界的女主角也同樣是第二個世界的創作人,因此為免累贅,這裡都當作第一個世界中的ABC來分類。

第二個世界

是小說中的世界,由女主角用電腦創作,也是佔戲最重的一個世界。

女主角父親是這個世界的男主角。他為了治療他的家人剛離世的創傷而開始創作小說,但男主角的工人後來意外枉死,其後男主角遭到(身為第二世界創作者的)女主角的到訪,(她強調想『留』在這裡,表露逃避現實世界的想法),後來他再遇上其妻子與兒子的鬼魂,才知道自己其實也是鬼魂,由於是鬼,他也無法拯救欲自殺的女主角;另一方面,女主角因為擅改生死冊被獨自打回凡間,再分裂成兩個自己,女主角A在父親面前割脈、吊頸,再獨自跳樓自殺(成功),女主角B也跳樓,最後在孟婆暗助下跳到再生號中一家團圓。

這個世界還有一位女主角C,就是童年女主角。她理應是第二個世界的男主角創作出來,屬於第三個世界出現的小孟婆角色,也是電影中唯一可以走到前一個世界的角色。

這個世界是最複雜的世界,尤其小孟婆的跳出和男主角由小說人物變成鬼魂最堪玩味,這當然可以用第二個世界的創作人(女主角)剛遭逢變故處於混亂的精神狀態解釋。(而且第一個世界C的女主角更可能滲入了夢境成份)。這個世界對現實世界的治療自然是圓其一家團聚的夢想。

第三個世界

是第二個世界中的男主角用打字機創作的小說世界,在那裡男主角與扮成工人的妻子和變成狗兒的兒子團聚,但這個世界的規則『人鬼相聚需要靜俏俏扮唔知』。最後因為第二個世界中男主角工人意外死亡的衝擊下,作為第三個世界的創作者的男主角,決定加入一幕妻子遇上工人的劇情,還將第二個世界的現實『工人意外身亡』寫進第三個世界。由於工人與妻子相遇,工人又當場死去,主角妻子再不能扮成他的工人,『違規』情況下,主角妻子與主角兒子都化作一縷煙。這個世界可說是被第二個世界的男主角一手結束的。

它表面上是第二個世界的男主角用來治療自己的靈藥,實情這個故事的真正創作人-----現實世界的女主角,想用這場『戲中戲』表達她父親如果在生一定仍會思念家人,以這個慈父賢夫的形象勉勵和治療主角母親。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星期三, 7月 01, 2009

亂寫十年

數數手指,我熱愛電影,只有十個年頭。

年資是淺了點,讓人羞愧的卻是寫電影文章居然也有十年,那就像黃毛小子一面還在練習吐納紮馬,一面就急不及待上擂台表演。印象中,我起初是在『百老匯電影討論區』和『香港電影世界‧論壇』班門弄斧,網名應該是Jim(?),後來才敢用回算是真名的Ar Dream,也開始在最特別的電影討論區mslforum出文;直到2002年,我舊女友(現在的老婆)為我建造了一個個人網站 – 發夢工場http://hk.geocities.com/dream_italy/,讓那時異常幼嫩的我發了不少謬論和神經。雖然現在重讀起來會臉紅耳熱,但生澀的文字背後看得見我的成長。那時的文章很厚顏也很坦率,什麼『電影夢』之類也敢掛在口邊,讓我又愛又恨。(現在就算偶然看到有錯字也不會再修改那些舊文了,就當是向年少無知的我致敬吧。)

2003年我又開了另一個新聞台漏網之文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azydream/?Page=0,開始每年嚴選十優電影;也有出些『玩o野』的文章。2004年我為收費電視台播映的電影預告節目寫Tag,把自己對電影的看法都硬加入去,甚至弄得某些同事不滿;在部落格大熱時,後知後覺的我要等到2006年除夕才於雅虎開首個部落格發夢工場http://hk.myblog.yahoo.com/dream-movie,特色是非常獨家村,明明常偷看別人部落格卻連一個訂閱都沒有,幾乎等同無禮;2007年我因應新公司要求,短暫在網絡上載過我主持的電影評論短片,後來我卻被這間所謂多媒體公司拖糧,間接讓我決心轉行……

2009年的今天,我選擇開這個部落格,算是我第五個網上平台。今次我會著眼發掘在網絡出文的樂趣,重點之一就是加強與其他網友的互動與交流。因此,本部落格的健康與你們息息相關,請大家盡點綿力!

現在先簡介一下本部落格的環節:


凝鏡 – 個別電影的感想/評論,只限我想牢牢記著的電影,無論因愛為恨

特寫 – 就個別電影題目大寫特寫,包括比較、總結、排名或獎項

曝光 – 分享出爐電影預告、劇照、消息...

拼湊 - 一切雜談,電影電視電玩網絡動漫時事足球本部落格……

柔焦 - 只談明星。文字只是點綴,相片才是主角

紀錄 – 我的生活

實驗 – 我的創作

閃回 – 影評人評一套戲總愛拉三套戲落水,實情這是一場腦袋的遊戲。我乾脆抽出來,名正言順借題發揮,順便逼迫腦袋不要忘記好風光。

仰視 – 好電影是繁星,如何以無涯隨有涯? 帶著無限景仰,每月十五,我會開出下個月的私人影展題目,看夠再分享。也歡迎大家給我餐單。

後話

其實看了這麼多年的網上影評,眼見不少本地的網上影評人已經兼具穩定的水準與強烈的個人特色;武斷地說,老一輩的專業影評人強項是文筆、電影理論與通識;年輕的網上影評人強項是對影像的敏感、創意與親切感。兩個『強』不見得一樣,但反正兩種影評人都有存在價值。有志的網上影評人可以衝出互聯網,亦可以嘗試發揮網絡優勢;他日團結起來,化學作用不只是『香港國際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還有很多可能性:是定期的網上研討? 是年度的聯合獎項? 或乾脆組成XX聯盟/協會/網站? 各位同道中人又有什麼想法?

(本文在2010年4月23日曾修改環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