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王子》像詩,卻不像史詩。
雖然觸及屬於台灣本土的,一段血跡斑斑的歷史傷痕,但畢竟楊凡還是唯美得可以。這種縫紉般的巧手或許很難與『磅礡』、『宏大』這些字眼掛鉤,而較類近一套歷史小品。《淚》片用美輪美奐暗藏山雨欲來,自然又會讓人聯想到溫煦可人的《毒太陽》(Burnt by the Sun,1994),但《淚》片與白色恐怖的埋身肉搏其實更像走喜劇路線的《爸爸出差去》(When Father Was Away on Business,1985);如果硬說三片都是歷史小品,你會發現它們果真都提供了小孩子的無辜視點作為柔和用的濾鏡;他們的無邪對比了周遭世界的妖氣沖天,他們的直向思維引證政局人心的荒謬與不合情理。
雖然觸及屬於台灣本土的,一段血跡斑斑的歷史傷痕,但畢竟楊凡還是唯美得可以。這種縫紉般的巧手或許很難與『磅礡』、『宏大』這些字眼掛鉤,而較類近一套歷史小品。《淚》片用美輪美奐暗藏山雨欲來,自然又會讓人聯想到溫煦可人的《毒太陽》(Burnt by the Sun,1994),但《淚》片與白色恐怖的埋身肉搏其實更像走喜劇路線的《爸爸出差去》(When Father Was Away on Business,1985);如果硬說三片都是歷史小品,你會發現它們果真都提供了小孩子的無辜視點作為柔和用的濾鏡;他們的無邪對比了周遭世界的妖氣沖天,他們的直向思維引證政局人心的荒謬與不合情理。
相比起來,《淚》片的小孩子的命運還要轟烈,被擺弄得顛沛流離不但止,還不只一次目擊暴力真相。雖然淚王子的『事件』偶然是赤裸裸,但造成這種『事件』的『過程』卻被處理得極其隱秘。最明顯的例子自然是范植偉演的丁叔叔。觀眾大可以界定范交了一次內儉演出。但那種內儉卻不像王家衛配梁朝偉式的內儉。細心留意,王梁配總有一兩個情緒爆發位,既讓角色更人性化,又讓梁的演技在觀眾心中留痕。范卻全片都是灰灰暗暗陰陰濕濕,仿如走到那裡頭頂盞燈也會燒壞的那種黑。唯一看得見他應該是人的就是火警一場的回憶戲,但已被楊凡輕輕帶過。楊凡仿佛想告訴觀眾,丁叔叔本來是什麼人現在變成什麼鬼都不需再深究。大時代要扭曲一個小人物就像我們壓死螻蟻般容易。
其實對好兄弟的『告密』,丁叔叔也不是事前沒有過警示。大家還記不記得他對孫漢生的琴音有太多俄羅斯色彩的評價? 這就是了! 孫漢生不會不知道誰出賣他,只是在行刑之前,孫對丁也沒有顯露半點恨意,丁對孫還是一貫的體貼,兩人扭曲的兄弟情義盡在不言中。這種表裡一致的含蓄感貫徹全套《淚王子》,也是導演楊凡向來最耍家的地方。
片中最惹爭議的地方是《淚》片的女同性戀成份。晥平與將軍夫人的曖昧關係,被抨擊為導演過於迷戀異色(楊凡以往的電影出現不少同性戀劇情),脫離電影主題的敗筆。真的嗎? 難道對舊朋友的告密要比對愛人的告密來得困難?(片末已交代將軍夫人的告密者是晥平,不是丁叔叔) 她們愈見曖昧,愈讓人感到告密者將七情六慾都出賣的淒涼。最後,好人死光,小孩受罪,丁叔與晥平兩大『金手指』睡在一起。還有比這更咬牙切齒又更合情合理的事情嗎?
楊凡作品的美感,放眼華人影圈向來是頂尖的,這次《淚》片多少借力於一段不可大鑼大鼓傳世的往事(從金馬獎的冷待可略知一二),反而更貼切導演柔聲細語的風格,成為往年華語電影的明媚風光。
片中最惹爭議的地方是《淚》片的女同性戀成份。晥平與將軍夫人的曖昧關係,被抨擊為導演過於迷戀異色(楊凡以往的電影出現不少同性戀劇情),脫離電影主題的敗筆。真的嗎? 難道對舊朋友的告密要比對愛人的告密來得困難?(片末已交代將軍夫人的告密者是晥平,不是丁叔叔) 她們愈見曖昧,愈讓人感到告密者將七情六慾都出賣的淒涼。最後,好人死光,小孩受罪,丁叔與晥平兩大『金手指』睡在一起。還有比這更咬牙切齒又更合情合理的事情嗎?
楊凡作品的美感,放眼華人影圈向來是頂尖的,這次《淚》片多少借力於一段不可大鑼大鼓傳世的往事(從金馬獎的冷待可略知一二),反而更貼切導演柔聲細語的風格,成為往年華語電影的明媚風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